• 全部商品
  • 批量搜索
全部 >电子书/听书>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斯J 清除筛选
5件商品
  •  老师怎么说,家长才会听:与家长沟通的19个建议

    老师怎么说,家长才会听:与家长沟通的19个建议

    本书是畅销书《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作者 托德 威特克尔教授关于 家校沟通 的重磅力作! 理论解释 案例分析 关键词引导,19个简单、实用的沟通策略引导教师一步步刻意练习,建立正确沟通心态,改语言表达。用真诚、尊重、平等、共赢原则,化解家校沟通难题。 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性,将帮助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提高他们的沟通技能,可作为广大班主任展家长工作的优秀指导书。

    7条评论

    (美)托德·威特克尔,道格拉斯·J· 费奥雷 /中国青年出版社

  •  课堂上的提问逻辑:更深度、更系统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思考

    课堂上的提问逻辑:更深度、更系统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思考

    ★ 本书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课堂提问策略:提问序列,即有意识地以合逻辑的顺序使用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巩固学生已有知识、促使他们发现新信息、加深和扩展学生知识库。 ★ 当学生需要突破自己的知识基础来回答问题时,他们通常必须查阅外部资源,例如语言文本,然后才能得出结论。教师可以通过本书中提出的方法教学生识别文本结构,帮助学生成功查找、记住和理解语言文本中的信息。 ★ 教师应根据他们的教学目标设计有关细节的问题,以仔细、准确地了解和发展学生有关特定主题的知识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细节适合的任何类别。如果学习目标突出了几个类别,教师可能希望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在提问序列的第三和第四阶段时专注于一个类别。 ★ 阐述和证据问题对于培养学生提出和捍卫主张的能力特别重要,这一过程通常称为论证。提出

    26条评论

    (美)罗伯特·J·马扎诺;朱莉娅·A·西姆斯谢怀栋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风靡全球的创造力培养方法

    如何用设计思维创意教学:风靡全球的创造力培养方法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全国教师暑期阅读! 世界上所有注重创新教育的国家和地区,也都极其注重训练孩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具体如何训练呢?欧美学校都钟爱一个名为 设计思维 的创造力训练方法。 设计思维起源于斯坦福大学,这是一种全新的组织课程与教学方式,一套迅速风靡全球高校和中小学的科学方法论。它使课堂发生巨大转变,让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者、终身学习者与创客。 本书是美国设计思维教学领域领导者、白宫 为未来做好准备 峰会主题演讲者重磅作品,系统介绍了STEM教育、创客教育、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背后的关键思维 设计思维。提供了一个用设计思维行创意教学的流程,可以适用于每个班级、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帮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潜能,释放每个学生内在的创客。 当我们的学生将自

    144条评论

    (美)约翰·斯宾塞A.J.朱利安尼 /2018-10-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如何调动与激励学生:唤醒每个内在学习者

    如何调动与激励学生:唤醒每个内在学习者

    让李希贵校长激动不已、迫不及待想让全校教师研读的书。 北京十一学校数位身在一线、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共同翻译。此书出版后,十一学校*时间团此书供教师研读。 每个学生都是心中藏匿着 内动力 的巨人,等待着教师用期待去唤醒。教育者们很早就意识到了调动与激励学生的重要性,只有调动与激发出学生的内动力与积极性,才能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但教师对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策略却了解不多。 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亚伯拉罕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美国教育家罗伯特 J. 马扎诺在本书中向教师提供了一个调动与激励学生的框架,以及在课堂上可操作的具体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激发出学生持续的学习内动力和激情,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成为*好的自己。

    194条评论

    (美)罗伯特·J. 马扎诺,达雷尔·斯科特,蒂娜·H. 布格伦,明·李·纽科姆 /2018-05-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如何促进教师发展与评价:一套精准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马扎诺实操系统

    如何促进教师发展与评价:一套精准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马扎诺实操系统

    美国教育界专家、马扎诺研究中心创始人倾情力作 适合教师手的一本实践教学指南,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可操作性、指导性,有助于中小学一线教师及校长了解教师评价的发展,掌握教师评价的方法,客观科学地自评与他评,从而促其积极有效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从理论出发,阐述了有关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评价的研究,将系统的理论知识讲透讲细,提供10多个设计领域、31个观察类别、300多个教学策略,结合生动的教学案例,为教育工作者刻画了一个专业成长的蓝图。

    4条评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

广告